品牌新聞
時間:2020.12.22 作者: 瀏覽次數:
2020,宏陶陶瓷攜手現代裝飾,聯合推出“設計的文脈”大型設計師文化主題訪談欄目。旨在探尋中國室內設計行業(yè)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,并將中國文化嫻熟運用到設計作品中的卓越設計師。今天,就隨宏陶瓷磚地磚廠家小編一起來對話派尚設計師周靜,領略一下宏陶瓷磚地磚的沉浸式體驗。
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,文化瑰麗璀璨。當我們試圖以設計的視角梳理“文脈”時,因其厚重的底蘊竟生出點惴惴之感。不過,毋庸置疑,周靜是有靈性的,她情感細膩真摯,又內省自持。
派尚設計作品《長沙卓越江岸售樓處》
周靜是位不折不扣的學霸,自小受古典文化熏染,酷愛大氣磅礴的詩詞,正統的西方建筑教育,讓她具有縝密的設計邏輯體系;創(chuàng)辦派尚設計以來,又擅于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視角營造空間。她平衡著理性與感性,凝練著人文與美學要義,賦予設計全新的審美表達。
采訪中,她娓娓道來同為東方國度的日本在吸納文化上的態(tài)度和方式。日本茶道是從宋代點茶制式發(fā)展而來,雖源自中國文化,卻創(chuàng)造出自我的樣貌。明治維新之后崛起的日本設計,似乎也可從中一探發(fā)展脈絡。
派尚設計作品《嘉興鷺棲湖》
在《宜昌國際廣場》項目中,設計團隊邀請湖北美院的老師定制藝術品裝置,以現代的雕塑語言融入楚文化,虛實變化中,彰顯著東方美學的況味。激發(fā)——融合——煥新,這一重塑的設計序列,踐行的即是“設計永遠沒有一模一樣的標準,它是跟著不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”。
周靜堅信,螺旋式發(fā)展就是所謂的設計微創(chuàng)新。創(chuàng)新雖小,但它起碼又向前邁進了一步。
派尚設計作品《深圳安巒公館》
除了有融合之外,還要有選擇性地去做轉譯,然后以當代的設計語言將它們串連起來?!币源似鹾夏贻p消費者的心態(tài),少一點設計炫技,多一些交融和共情。
共情體驗,向來是周靜及派尚設計的核心所在。她所營造的空間是自然的、可呼吸的,是有溫度,更是能與人產生情感鏈接的。她關注人性的本真需求,強調設計審美的精神表達與文化傳承,用現代手法和純凈風雅的東方精神,實現空間的溫暖感和體驗感。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,是因為它跨越了時間的范疇,讓雋永重現。
派尚設計作品《宜昌國際廣場》
精選對話錄 :
您出生于湖北鄂州,在大連理工大學學習,南下廈門、深圳創(chuàng)業(yè),中國北、中、南的地緣文化給您帶來了哪些不同的文化滋養(yǎng)?
周靜:我出生于湖北鄂州,四五歲的時候,我的父親讓我背唐詩宋詞,那時候很小,也不理解詩詞的涵義,但特別喜歡李白、蘇東坡大氣磅礴的詩詞作品。那時,我并沒有意識到文脈對我的意義在哪。
進入大連理工開始學習建筑設計,我才通過老師的專業(yè)引導,慢慢意識到小時候積累的中國古典知識與專業(yè)是能產生碰撞的。
作為東方文化發(fā)源的國家之一,中國的北、中、南有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。相對來說,東北具有比較寬廣的氣質;廈門、深圳這樣的南方沿海城市,包括江南,是偏細膩的。如果要在設計里體現不同地域的意蘊,是需要積累的。
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。設計這門學科,很多人都只看到它光鮮的外在呈現,卻往往忽視其內里的邏輯和體系。您曾給專業(yè)設計師開過《設計的邏輯與文脈》這門課程,您是如何理解“設計的邏輯與文脈”的要義?
周靜:隨著年齡的增長,閱歷也愈加豐厚。
我常常去西方國家考察歐洲文化及當代的設計技法,再回過頭來反思中國傳統文化,反而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。日本和中國同屬東方國家,為何日本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,能產生那么多知名的建筑大師?
追根溯源,日本將唐宋時期的習俗、制式移植過來,塑就所謂日本的“道”文化并流傳至今。在“明治維新”之后,西方的新觀念、新技術的大量涌入,使得日本設計處于mix的狀態(tài),既納入了當代先鋒的設計理念,又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特質。
中國本身也具有豐厚的文化沉淀和積累,關鍵要看我們如何能夠在當代的設計體系中,摒棄表面化、符號化,創(chuàng)造出全新的設計表達。
作為設計師,我們要不斷地去觀察、去體驗、去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,再用專業(yè)知識將它們串聯起來。這不光是技術手段的表達,更多的是要站在設計專業(yè)的角度對“文脈”進行梳理。
設計永遠沒有一模一樣的標準,它是跟著不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。所謂設計上的微創(chuàng)新,指的即是螺旋式的上升過程。
您是建筑專業(yè)出身,最后一頭扎進了室內設計領域。建筑與室內體量不同,對設計的要求也不盡相同,建筑學科的專業(yè)學習及實踐給您的室內設計生涯帶來了哪些影響?
周靜:建筑專業(yè)讓我受益之處在于它必須形成邏輯條件關系,要找關聯性、做分析,形成邏輯性的存在。
講到設計的邏輯性,首先是關于項目前期的分析,包括地域所在的基本條件,基地優(yōu)缺點,交通條件是否便利,甚至對標的客戶群體。如果涉及到文化的條件性上,我們會留意本地風土人情,包括那些好玩、好吃、好看的景點,有趣的故事、傳說等,都可能變成文化吸納的要素。
其次,我們希望設計的這個空間能與人產生交融和共情。設計,不光光是設計師自我嗨的一個過程,它本身也是商業(yè)的一部分,要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做設計。
東方文明講求悠遠流長,言有盡而意無窮。作為空間設計師,在限定的時空中造景,如何才能凝練美學要義,賦予傳統新生,讓東方美學與現代表達完美融合?
周靜:要將轉譯后的東方文化融入現代設計表達中,其實并不容易。在設計項目時,要慮及大的設計體系,包括了光、材料、比例等細節(jié)。舉《宜昌國際廣場》這個項目為例,我們從它本身的基地環(huán)境出發(fā),以移步換景的方式營造出過渡空間。
宜昌是冶銅業(yè)發(fā)達的城市,我們從漢代銅制器皿以及漢服飾的色彩和紋理中提取元素、重新結構、演化。水吧景觀區(qū)特邀湖北美院的老師訂制了一件藝術品,以現代不銹鋼材料描摹長江三峽山巒疊嶂的景致,上半部嵌入屈原隸書體的《離騷》,下半部影影綽綽的分割線條,仿若再現水中倒影。
當人身處這個空間去感知時,會發(fā)現它既有雋永的古典文化,又融合當代藝術,極富意境。
派尚設計專注于地產項目,取得了斐然的成績。項目從宜昌、嘉興,跳轉到湘江、成都,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城市人文,您是如何看待在地文化的價值?如果承接了佛山的項目,您又會如何在項目中凝練嶺南元素?
周靜:建筑專業(yè)讓我受益之處在于它必須形成邏輯條件關系,要找關聯性、做分析,形成邏輯性的存在。講到設計的邏輯性,首先是關于項目前期的分析。
派尚總部在深圳,項目則全國都有。近期碰巧接了佛山的一個復合型空間項目。為了尋找到可以跟當代結合,運用到項目空間中的在地元素,我們特地到佛山的南風古灶、清暉園、嶺南新天地等地采風。
項目提案針對如何融入在地文化做了充分演繹。譬如,佛山的舞獅形象聞名遐邇,抽象化后融入DJ打碟戴耳機的狀態(tài),描摹出新嶺南意象,再結合嶺南新天地吸納的銅嵌工藝,將其固定到KTV的硬包中,通過燈光塑造出斑斕形象。
同時,在形式化的語言表達上,盡可能跟年輕消費者做關聯,從清暉園的彩玻璃中獲得靈感,將其異形定制,呼應嶺南在地文化。再者,廣州沙面留下了很多租界時期的折中主義建筑,佛山這邊也有,我們把這些特征抽象出來,在項目的建筑上做了鏈接。
設計師需要有選擇和判斷的理念,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跟空間相融。除了有融合之外,還要有選擇性地去做轉譯,然后以當代的設計語言將它們串連起來。
設計在迭代,材料及技術的發(fā)展也在迭代。在當下,陶瓷瓷磚地磚這一品類的研發(fā)當如何契合空間的運用?
周靜:隨著消費群體的年齡層次、經濟實力、眼界的迭代,陶瓷產品也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瓷磚地磚在紋理上出現了更多模仿大自然的肌理,規(guī)格上從600mm×600mm、800mm×800mm到現在的900mm×1800mm、750mm×1500mm,甚至有一些大板可以做到2至3米。材料進化的背后,折射出的是科技升級、消費升級。
作為設計師,我們也在做一些材料表面不同肌理變化的研究,像拋光面、釉光面、啞光面......它們所表達出的氣質是完全不一樣的。設計師非常需要材料,哪怕要做一些精神性的表達,也需要物理材料的承載。材料是設計里很重要的表達元素之一,每一個空間里面,它所有的界面不就是材料嗎?
在您的心目中,哪個經典的設計讓您印象深刻?
周靜: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,一個是來自于卒姆托的瑞士鄉(xiāng)村小教堂。自然天光從縫隙里傾瀉下來,當地木材燒焦之后形成了斑駁的基底墻面,讓進入其間的人在精神上似乎能跟上帝相連。卒姆托以其利落的方式進行設計表達,令人非常震撼。
第二個來自斯里蘭卡建筑師巴瓦的巖石酒店,它保留了斯里蘭卡自然的民風,材料選用的是質樸的混凝土、磚墻等,利用當地地域的高差關系,在山石上自然開鑿。
我相信巴瓦一定是在現場做設計的,他可能蹲在某一點去觀察周遭環(huán)境的不同變化,前期做了足夠的分析和體驗。作為經典,它永遠矗立在那。巴瓦設計的巖石酒店運用了非常先進的當代建筑設計語言,又跟本地氣候、環(huán)境等自然條件結合,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就您的理解,如何才能讓設計成為經典,經受住時間的歷練和考驗?
周靜:首先,需要足夠關注項目本身的現狀和條件;第二,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,這個時間并不是說你當下做的這個設計,而是代表著當這樣一個空間落成,它能隨著時間的積累,跟時間并存,而不是被時間或者未來所拋棄。
這就需要有前瞻性。第三,要考慮到未來的可能性,哪怕是一個空間,也是有生命、有呼吸的。
請用一個詞或一段話來形容自己的設計理念?并闡釋它的內核。
周靜:首先它指向溫暖,其次它是一個有共情能力的空間??臻g始終是要為人服務的,派尚設計永遠希望在空間的打造上跟人產生一定的連接。
“沉浸式的全方位體驗”也是宏陶瓷磚地磚的一個核心。根據項目的性質,產生不同的定義,有時候是偏童趣的,有時候是偏浪漫神秘的,有時候又是偏自然生態(tài)的,它們都是在關注體驗感。從成立到現在,不同的階段我們一直在做不同的探索,它永遠是與時俱進。但是我是覺得無論科技怎么發(fā)達,無論設計做得多棒,永遠都要回歸到人的情感這個層面上來。
看了此文推薦看:對話“極簡”設計主義者 領略宏陶瓷磚地磚簡約風